找到相关内容76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历史上的比丘尼(1)

    ,只有从大僧受戒,并且还辩解最初大爱道也仅仅依八敬法从佛陀出家,中国比丘尼故循此例。僧果虽然这样辩解,心中却产生了疑问,于是就向精通律典的求那跋摩请教。后者同意师子国尼师的看法,认为尼众是得先从比丘尼...

    侯旭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0162522.html
  • 阿姜 苏美多 著:感恩父母

    )或者 Cittaviveka (义为:心的远离)。   由于有了一个合适道场的基础, 僧团的 人数开始稳定地成长;而且也开始承担尼众( siladhara 十戒尼)的训练工作。由于希望能够过着道场...

    阿姜 苏美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3562632.html
  • 律藏漫谈

    」、「犍度部」、「附随」等三个部门。第一的经分别是比丘、比丘尼应遵守的戒条——学处。这律宗斗做止持戒——诸止恶门。这僧众有二百二十七条,尼众有三百十一条,是为律藏的中心部分。其内容包括:制戒因缘、注释...

    清 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2162898.html
  • 现代佛教:太虚大师的思想背景

    尼众在锡兰的绝迹,也影响到整个东南亚的上座部佛教国家,从那时到现在,都不再有比丘尼僧团。   达磨波罗在现代佛教中也为恢复女性的地位作过间接的贡献。1891年他到创办大菩提会时,就有意要团结世界各地...

    宋立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73962936.html
  • 台湾当代在家佛教中的维鬘传道协会——一个区域性新兴教团个案的探讨

    1998。  佛光山宗务委员会编,《佛光大辞典》Foguang Buddhist Dictionary,光盘二版。  《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》,《在家律要广集》,台北市:大乘精舍,1981。  香光尼众佛学...

    罗国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15663194.html
  • 弘一大师与性愿法师的法缘

    随喜佛七法会,移居泉州承天寺。当与性愿讨论尼众教学时,彼此惋惜南闽“恒受三归五戒”之“清信女”,苦于文字知识不足,“佛法大纲罕能了解”(66)。于是征得会泉、转尘二位长老支持,大师即与性愿发愿在泉州...

    秦启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2363670.html
  • 《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》“中有”相关议题之探究——以“中有救度”为核心

    及其特性》《哲学杂志》第35期,2001年5月。  二、见晋法师《谁创造了复制人?-佛教的有情生命观》《青松萌芽:香光尼众佛学院院刊》第六期,2000年。  三、黄莹暖《儒家的生死观》《中国学术年刊》...

    颜建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3763683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5)

    是慧。其传授仪式略同当时官坛受具戒方便。一两月前先克日牒示,召集僧尼士女,置方等道场礼忏,或三七五七,然后授法,皆是夜间,以屏喧乱。授法了便令言下息念坐禅。至于远方来者,或尼众俗人之类,久住不得,亦直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764554.html
  • 太虚大师与中国现代佛教报刊

    亦多在乡村,我们主张今后不单偏重都市的佛教,还要建设乡村的佛教!四、佛教教育过去的错误是:只重视创办中等的僧教育,忽略了最根本的初级教育,这必促起大德法师的注意。五、尼众教育素来被人们忽视,其实这在...

    李阳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30865158.html
  • 以寺院学风及道风的建立谈僧青年的道业规划

    至诚赞叹且随喜功德,香光尼众佛学院在行门的课程设计上,就有三天至七天的“关房禁足” ,虽然只是一个“点”,却是一大突破、一大示范。或许有人会问,师资和指导老师从那里来?从大家共同发心的培养和成就中来...

    心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3867039.html